1、大宗商品价格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大,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色等大宗商品行业货币供给较紧,融资环境的好坏便成为制约企业发展核心因素。
2、2015前三季度,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为58.4%,比上年同期提高9.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下降至36.7%,创1983年来新低。
3、固投增速降至14%左右;房地产投资增速降至10%左右;美元兑人民币运行于6.12-6.50.
4、2015央行6降息4降准;一年期贷款利率从5.6%-4.35%,存款利率从2.75%-1.5%。2016年仍有降息、降准可能,以进一步释放流动性,减轻企业财务压力。人民币加入SDR,有望带来全球新增4-7万亿的人民币资产配置。人民币有望小幅贬值,有利于提升出口竞争力。
5、中国1949、1957、1966、1976、1989、1998、2008年每十年左右的经济周期,2016是新的周期关口,经济增速可能再下台阶。
6、美国:温和复苏,通胀低于2%,开启加息周期;欧元区:QE继续施行,经济缓慢复苏;日本:GDP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自2008年以来第五次陷入衰退。
7、美国是唯一一个增长预测上调的主要经济。油价下跌对全球经济增长有更强促进作用,除美国外的多数主要经济体中长期增长减缓。
8、“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是2016年宏观经济的总体基调。“供给侧”改革意味着去库存、去产能、市场出清将是2016年宏观经济主要内容。新一轮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从2011年开始,2015年加速下滑,未来经济或仍将温和缓慢下行,但政府仍有能力守住经济下滑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