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炭资源总量 5.9 万亿吨,占一次能源资源总量的 94%,而石油、天然气资源仅占 6%,且石油、天然气增产难度大,对外依存度高。


自 2006 年以来, 全国煤炭投资累计完成 3.6万亿元,累计新增产能近 30 亿吨。其中, "十二五"期间累计投资 2.35 万亿元,年均投资近 5000 亿元。据统计截至 2015 年底,全国煤矿总规模为 57 亿吨,而我国 2015 年煤炭总消费为 37.5 亿吨,在 57 亿吨的产能规模中,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正常生产及改造的煤矿39 亿吨,停产煤矿 3.08 亿吨,新建改扩建煤矿 14.96 亿吨,据国家能源局披露,其中约 8亿吨属于未经核准的违规项目。





截止 2015 年底,全国煤炭总规模 57 亿吨,其中,正常生产及改造的煤矿 39 亿吨,停产煤矿 3.1 亿吨,新建改扩建煤矿 15 亿吨,其中约 8 亿吨属于未经核准的违规项目。



从 2001 起,煤炭行业的盈利能力如同坐上过山车,随着行业的景气度上升,利润总额从 2001 年的 42 亿元,跳升至 2011 年的历史高点 4342 亿元,增长近 10 倍,随后随着行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利润总额大幅下滑,2015 年仅为 441 亿元,只相当于 2004 和 2005 年水平;销售净利率与利润总额走势相似,2010-2011 年维持在 14%的高盈利水平,随后大幅下滑,2015 年仅为 1.8%,跌幅为达 87%,且不如 2001年行情启动前的水平,预计盈利能力表现会更为惨淡。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15 年 12 月末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从业人员 442.4 万人, 该人数较2011 年年底高峰时期 531.14 万人精简了 88.74 万人(降幅 16.71%) 。




截止 2015 年底,全国煤矿数量 1.08 万处,其中,年产 120 万吨以上的大型煤矿 1050 处,比 2010 年增加 400 处,产量比重由 58%提高到 68%;年产 30 万吨以下的小型煤矿 7000 多处,比 2010 年减少了4000 多处,产量比重由 21.6%下降到 10%左右。
大型现代化煤矿比重不断提高,全国煤炭供应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大基地建设稳步推进。14 个大型基地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 92.3%左右,比 2010 年提高 4.3 个百分点。产量超过亿吨的煤炭省区 8 个,产量比重 84.1%,提高了 8 个百分点。在"十二五"期间,中国煤炭产业集中度提高。前 4 家煤炭企业产量 8.68 亿吨,占全国的 23.6%, 比 2010 年提高 1.6 个百分点;前 8 家企业产量 13.1 亿吨, 占全国 35.5%,增加了 5.4 个百分点。神华、同煤、山东能源、陕煤化、中煤、兖矿、山西焦煤、冀中能源、河南能源等 9 家企业产量超亿吨, 比 2010 年增加 4 家,产量 14.1 亿吨, 占全国的 38.2%,提高了 13 个百分点。
煤炭市场"黄金十年"吸引了大量其他行业资本进入该领域投资,甚至一些与煤炭毫不相干的行业如房地产等都到煤炭行业淘金,大有"全民齐挖煤"之势。据相关数据,2006年以来,我国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达3.3万亿元,按照800元投资一吨的产能,2.3万亿投资就有了40亿吨产能,加上目前全国在建矿在10亿吨以上,还有部分违规建设煤矿的产能,即使考虑今后一个时期,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全国煤炭产能过剩的问题也已经十分突出。可以说,投资过热是导致这一轮煤炭市场深度调整的根本性原因。
1994-2015 年这 20 多年来,我国的 GDP 增速由1994 年的 13.1%下滑至 1999 年的 7.6%,之后二次腾飞至 2007 年的 14.2%,2015 年再度回落至 6.9%,这也是 20 多年来年度 GDP 的最低增速。单位 GDP 能耗方面则几乎一直呈下降趋势,由 1994 年 1.39 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 2015 年的 0.662吨标准煤/万元,累计降幅达到 50%以上。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也几乎一直呈现下降趋势,由 1994 年的占比 75%下降到 2015年的 64%,累计下降了超过 10 个百分点。可见,GDP 增长是支撑煤炭需求量增长的最主要因素。
2015 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4.0%,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 17.9%。随着能源结构的调整,煤炭在中国的份额将从目前的超过 60%降至未来的 50%以下。日前,在建言"十三五"--中国煤控规划研究国际研讨会上,中国煤控项目组发布了《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规划研究报告》 ,该报告指出,2020 年中国煤炭消费总量的目标应约束在 27.2 亿吨标煤,即 38亿吨实物量以内,总能耗控制在 47.4 亿吨标煤。要达到上述煤炭控制目标,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将降低至 57.4%,较2014 年下降 8.2%。 "十三五"期间煤炭消费被砍已成定局。 《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 年) 》确立了我国到 2020年的战略方针与目标:到 2020 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控制在 48 亿吨标准煤,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 42 亿吨;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15%,天然气比重达到 10%以上,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 62%以内。假设 2016-2020 年我国 GDP 同比增速将维持 7% 的水平,单位 GDP 能耗每年下降 6% ,至 2020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 重下降至 56.5% ,那么至 至 2020 年,我们 预计 我国的年均煤炭需求增速 将降至-1.59%。
据统计,截至 2015 年底,中国煤矿总产能达到 56.47 亿吨。其中,生产矿井产能 39.23 亿吨,改扩建矿井产能 7.4 亿吨,新建矿井产能 9.16 亿吨,许可证注销矿井产能 0.68 亿吨。从产能分布来看,中国煤炭产能 27%分布在山西,数量高达 15.3 亿吨(包括山西省公告的 13 座未核准建设煤矿计 7400 万吨/年产能) ,其中生产矿井产能 10.4 亿吨,新建和改扩建矿井产能 4.88 亿吨;其次为内蒙古,该区产能 11.7 亿吨,占全国总产能的 21%,其中,生产矿井产能 8.1 亿吨,新建和改扩建产能 5.6 亿吨;排名第三的陕西省,产能共 6.7 亿吨,其中在产产能 4 亿吨,新建和改扩建矿井产能 2.6 亿吨。